自三月中旬至今,由于新冠疫情防控态势严峻,全国多地高校、中小学、幼儿园改为线上教学。上海DIS研发中心/远大教科响应国家号召、遵照各地防控要求,大幅削减了针对用户的服务和市场工作。同时,中心领导果断决策:抓住宝贵时机,围绕实验教学和教育数字化转型主题,开展系列线上培训活动,以期开阔教育视野、提升业务水平、转换工作思维、促进长远发展。
3月21日至4月8日,由上海DIS研发中心副主任、世界教具联合会理事、远大教科董事长/总经理李鼎博士主持、主讲,连续进行了9次培训活动。培训主题分别为:
①培训导语;
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对学校、幼儿园卫生的新挑战;
③数字化实验在AP物理教材中的呈现特点及其启示;
④教师对数字化实验实施效果影响因素的评价研究;
⑤高中数字化实验实施影响因素研究;
⑥高中理科学生实验的实施现状与改进对策;
⑦基于二氧化氯的高校传染病常态化预防性消毒体系建设;
⑧实验教学培训心得交流;
⑨校园卫生培训心得交流。
培训内容涉及实验教学和校园卫生两大领域,除培训导语和两次交流活动外,其余6次的培训讲座均以李鼎博士近两年发表的同名学术论文为基础,结合了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而展开,且邀请了多所高校教学专家、多地教研员及一线教师上线参与并展开讨论。
培训主题及对应的论文发表情况详见下表
(培训视频详见文后链接)
在涉及实验教学和数字化实验的四场培训中,李鼎博士凭借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ISM)等严谨、扎实的研究手段所获得的一手详实资料,首先对数字化实验进行了溯源,从1962年麻省理工John King教授的最初构想开始讲起,梳理了中美数字化实验的发展历程,指出了中美教材在数字化实验呈现方式方面的异同,提出了提升数字化实验占比、增加实验教学时长、规定实验教学步骤以及促进传统实验和数字化实验在科学教材中的共融等观点;其次通过相关分析指出:提升国内数字化实验教学效果的关键举措在于大幅度提高数字化实验在教师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中的占比;接着,基于ISM——解释结构模型分析法,给出了数字化实验的发展和教学应用模型,定义并确认了影响数字化实验教学实施的主通道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高中阶段学生实验的聚焦,发现了影响学生实验并限制学生科学素养形成的若干重要因素,给出了包括推广数字化实验、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实验教学过程性评价等在内的加强和改进学生实验的系列举措。
在涉及校园卫生的两场培训中,李鼎博士先后指出了大中小学及幼儿园作为高密度人工环境所必然面临的流行病爆发和交叉感染威胁,并提出了借助安全、高效的消毒手段进行人工干预,降低校园——教室、学生宿舍、食堂等室内环境中空气及物表致病微生物的种群数量等方式,建立常态化的校园卫生安全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本次培训活动中的开放部分引发了外界大量关注。多次培训开始后线上会议室迅速爆满,参会教师、专家涉及十余个省市自治区。
经过培训后的深入交流,可确认已全面实现了既定的培训目标。上海DIS研发中心和远大教科将继续深入开展相关基础研究,在实验教学和校园卫生两个方面持续发力、矢志不移,力争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贡献。相信随着疫情消解、教育回归正常,守心蓄力之后的研发中心和远大教科必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部分视频下载链接:
《数字化实验在 AP 物理教材中的呈现特点及其启示》https://pan.baidu.com/s/12dFtrsV8HuvG7t9tM3Ahww
提取码:f4lf
《高中数字化实验实施影响因素研究》
提取码:qZNR
《高中理科学生实验的实施现状与改进对策》
提取码:tcwT